投资界-解码LP获悉,日前,江苏省国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国金投资集团”)正式登记成立,注册资本300亿元人民币。
而稍早前,共计22只、规模408亿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完成签约,掀起江苏全省上下联动的产业竞赛。目睹隔壁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江苏迎头赶来。
注册资本300亿
江苏国金投资集团成立
这一幕早有端倪。
今年1月,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当中不仅提出要“深入推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发展”,还明确将“加快组建省国金投资集团”,并放大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撬动’效应,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商业航空等产业的培育力度。
如今,国金投资集团落地。根据企查查信息,国金投资集团于2月12日登记成立,注册资本30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公司股东信息显示,公司由江苏省财政厅全资持股。
追溯下来,江苏省国资体系内此前已有另一家与国金投资集团属性、业务相似的省级国资集团——江苏省国金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金资本”)。该集团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100亿元,是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重要平台,同样由江苏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及监管职责。
回到国金投资集团,截至目前,官方仍未公布这一投资集团的具体定位和业务方向,此前也没有披露与之相关的规划。
但据江苏《新华日报》报道,这家正厅级国企目前尚未正式挂牌,未来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重点聚焦金融领域。随着其组建工作进一步进展,或许将成为推动江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抓手。
江苏放大招了
江苏最近很热闹。
开年DeepSeek的爆火让人猝不及防,也让杭州成为所有城市目光的焦点。相隔不远的江苏,过去几天官媒接连发文,“四问”南京为何诞生不出“杭州六小龙”、南京产业发展等问题,掀起一场省市反省潮。
而在江苏蛇年新春第一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提出,杭州涌现“六小龙”得益于其良好的创新氛围、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江苏只有在营商环境上抢占高地,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跟上步伐。
创投圈印象深刻的则是本周,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2025年新年第一会在南京举行。会议现场,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成功签约——共计22只,规模408亿元,涵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11个设区市和4户省属企业,继续投向江苏“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650”产业体系、“10+X”未来产业体系,争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追溯起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正式启动于去年6月,以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目标,8个月时间已先后推动两批共36只、总规模914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组建或签约成功,6个直投项目陆续投资落地,收获首个在香港主板上市的直投项目,3个产业子基金注册落地,“江苏速度”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在最新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苏州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磅发布,围绕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服务等方面集成推出9条针对性举措。此前,苏州市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实现营收2362亿元,聚集核心企业667家,跻身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第一梯队。
不过,新兴产业争夺战注定艰苦漫长。正如江苏官媒所说——在产业周期的潮起潮落中,需要的不是对“风口缺席”的焦虑,而是对“长坡厚雪”的坚守。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岳笑笑,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2/5462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