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投资人的产业方向来了

作者:王露 来源:投资界 93903/10

今日(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备受瞩目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透露了许多产业风向——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份沉甸甸的万字报告,无疑是中国最

标签: 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科技

今日(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

备受瞩目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透露了许多产业风向——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这份沉甸甸的万字报告,无疑是中国最权威、最具前瞻性的政策报告,也是投资人不容错过的产业研究素材。

今年产业关键词有哪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无疑是重点工作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在投融资及并购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

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让民间资本有更大发展空间。

大力鼓励外商投资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鼓励外国投资者扩大再投资,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加快标志性项目落地,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如此种种。

大佬们的两会建议

每年“两会”少不了企业家代表的提案。

率先冲上热搜的是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他提出优化新能源绿牌颜色设计的建议,引发网友讨论。

此外,雷军聚焦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提出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AI 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等建议。

同样关注AI的还有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他带来九份建议,全面聚焦人工智能,涉及人才培养、就业保障、民生刚需应用、生态建设等。

刘庆峰呼吁发展AI新岗位,完善AI失业保障,打造AI就业友好型社会。并指出,陪伴型机器人可能在三年左右进入家庭,能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护理的机器人,有望在五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家庭,并将催生未来万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

还有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两会提案涉及安全和人工智能。他指出,DeepSeek最大的成果不仅是让中国大模型在技术上赶上了美国大模型,同时在中国用户、企业和政府中做了一次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加速了中国爆发AI产业革命的步伐。当大模型渗透率提升时,应用安全问题也迫在眉睫。

新能源领域同样在“两会”期间备受关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围绕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提出多项建议。他提出加大换电模式推广,出台动力电池回收专项法规标准等。

赛力斯集团创始人张兴海表示今年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议题。张兴海称,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渐做到全球第一,非常不易,但是存在很多挑战。需要有序的市场化,需要企业自律,也建议政府加强监管,才能把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得更好。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带来了关于储能市场的提案。他提议,应进一步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和保障机制,提升新型储能的市场化应用水平,加速储能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步伐。

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的提案涉及能源安全、碳中以及教育等方面。李书福希望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甲醇和甲醇加注站国家标准,支持工业捕集CO2和氢气制取甲醇产业规模化发展,指导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实现绿色甲醇的生态价值。

此外,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针对目前大型科技制造业融资受限,融资规模与企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优化中国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的建议。

李东生提出,依据科技制造产业属性及发展规律,应对头部科技制造业提供资本市场的创新服务和支持,适度放宽股权融资限制,并按照明确的法规进行审批,提高资本市场融资的可预期性。

2025,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之年

纵观下来,人工智能是两会当之无愧的产业热词。

“通过DeepSeek这类公司的兴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创新性和包容性。”在昨天举办的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娄勤俭称,由中青年组成的主创团队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值得点赞。

春节前后,DeepSeek火爆全球、宇树机器人亮相春晚、6代战机划破天际……科技创新重塑了世界对中国科技的认知,引发了市场对科技股乃至中国资产的重估热潮。

港股率先成为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主战场。随着各路资金“扫货”,截至上周末,恒生科技指数已连续六周上涨,在全球市场一骑绝尘。中国“科技十姐妹”——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中芯国际,接连创下历史/区间新高,力压“美国科技七巨头”。

一夜之间,华尔街集体唱多中国资产。摩根大通预计,得益于AI技术的发展,中国科技股的涨势将更具持续性,预期中国股票未来10年至15年的年均回报率为7.8%。高盛亦表示,AI技术的普及将推动中国股票整体盈利每年提升2.5%,并可能吸引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中国新叙事缓缓展开。中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无人驾驶、低空经济、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加速涌现。

正如德意志银行报告指出,全球几乎所有行业均有中国龙头企业的身影,并不断抢占市场份额。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

东风拂面世界新。回过头来不难看出,科技加速走向全球只是一个起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正在进行时。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3/546822.shtml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188-166-20669 ,谢谢。

热门推荐

一笔数十亿并购黄了:汇顶科技终止收购云英谷

来源:投资界 作者:王露03/10 09:54

合作伙伴